昨天晚上12点,我洗漱完,刚要入睡的时候,
忽然听到楼下吵闹起来,声音此起彼伏。
接着是小孩的哭闹声,搬桌子的声音,路人的帮腔声。
又过了几分钟,水果摊主的声音也加入了:“不要再吵了,我们要准备收摊休息了”。
强忍着睡意,推开窗子瞥了一眼:阵仗好大,都围成水桶了,都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。
回去倒头就睡,
但是大脑异常清醒。
于是,就开始复盘一些事情。
我们太容易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吸引,而忘记了自己昂贵的注意力究竟应该放在哪里。
生活中,大家似乎很喜欢「围观」这件事情。
在现实世界里围观
走在街上,看到有热闹的事情,马上就上去围观了。
但发生的事情,无外乎就是:
1、娱乐营销,引导消费。
2、吵架撕逼,互相揭短。
3、发生车祸,血肉模糊。
正如今天发生的事情,两个摊主发生矛盾,跟围观的路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但就是架不住看热闹的心态,身体忍不住上钩了。
就这样,时间一点一点浪费掉了。
同时,在公园里也能看到围观的画面。
公园里两个老大爷在下棋,
以棋盘为圆心,2米的距离为半径,画一个圆,周围站满了围观的人群。
事情的发展往往变成这样。
刚入场,站好立场,指点江山。
再然后,发现立场不对,相互说服。
就这样,时间一点一点浪费掉了。
类似的事情不止发生在现实世界里,还发生在网络上。
在网络世界里围观
从新闻里看世界
1、七旬大爷结婚3次被瓜分财产
2、好欣慰,残疾大熊猫终于学会爬树了
3、普京不再低调,美国罕见服软
4、吴秀波,将7年情人送进监狱,如今为自己的风流付出代价
5、印度男子因新娘高中成绩差退婚
每天各种新闻App给我推过来这些内容都让我作呕。
从抖音里看世界
看娱乐新闻,追陈坤跟周迅的私生子的真实性。
看颜值视频,扭腰扭屁股,冲着屏幕邪魅一笑。
看健身视频,评论区里指责up主身板像猴子。
从技术社区里看世界
本来打算学习技术问题的,一下子就被文章评论区的「理智」发言吸引了。
比如抨击作者技术不行。
比如说作者不写技术文章,写这种水文的撕逼。
话题一旦打开,如开闸的洪流,进而演变成无休止的争论。
跟今晚外面的争论是不是如出一辙?
我们太容易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吸引,而忘记了自己昂贵的注意力究竟应该放在哪里。
注意力才是最重要的
注意力才是最重要的,远比技术、思考、底层逻辑这些东西都重要100倍。注意力在哪,事业就在哪(是事业,而不是工作)。
好,如果改掉了围观的坏毛病,开始认真的关注自己的注意力了呢,接下来还会掉入另外一个陷阱。
那就是追趋势。
追趋势
类似的经历很多。
风口来了追风口。
1、P2P火了,我要投资。
2、短视频直播火了,我要跟上。
3、NFT火了,我要入局。
4、内容创业火了,我要开始写作。
5、知识付费火了,我要开始学做课。
风口来了,镰刀也跟着来了。
还有,政策来了追政策。
国家对互联网+的扶持,是个创业机会。
国家对新能源的扶持,投资新能源股票吧。
国家对实体行业的扶持,现在从互联网跳槽去传统企业好不好。
一通操作,干废了。
还有,热点来了追热点。
李嘉诚投资了中国哪些项目?
俄乌战争的持续发酵对中国的影响?
硅谷银行倒闭对中国投资的影响?
热点一天一个样子,本质上我们追热点的心一点都没变。
就拿前面说的「内容创业」这个事情来说,
用20多年积累的名人名言,告诉我:
1、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2、机会是留给行业有积累的人。
3、机会是留给聚焦深度的人。
要做到这三点,都需要长期付出注意力才行。那把注意力花在了围观上,做成这件事的人凭什么是我呢?
未来自己坐庄
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叫做《刻意练习》,大概的意思是:一个人只要对一件事情付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刻意练习,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。
我今天想到的「注意力」这个词,跟这个刻意练习是同一个意思。
段永平的《投资问答录》里面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:坚持做对的事情,并努力把事情做对。
我在这句话里面看到的是在一个对的方向上持续投入注意力,长期坚持,成为这个事情的专家。
从时间的长度来看,无论是李嘉诚也好,巴菲特也好,做的事情最终拼的也是概率。大部分时间,有赢有亏,但是赢的概率明显高于亏的概率。
而长期投入注意力,做自己很了解的事情,就是提高赢的概率。
毕业以来,
躲过了消费主义的陷阱。
躲过了P2P的陷阱。
躲过了无脑恋爱的陷阱。
最终却没躲过理财投资的陷阱。
年轻的时候,被什么东西割上一刀是没法躲避的。从小到大,也没人跟我说过上面的陷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
对规则不了解,没有亲身经历过。
而每一个盘子,庄家的设计都直指人性的自负、贪婪、消极、享乐。
手里存款从0-100万的过程,总有一把镰刀是向你挥舞的。
但自从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在哪里,
刻意练习加以辅助,
在未来,无论再小的一个盘子,我可以自己坐庄。